30年期国债期货创历史新高 “债牛”行情能否持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牛”行情不停歇。
8月2日,国债期货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7%,再创历史新高;10年期主力合约、5年期主力合约、2年期主力合约与前一交易日价格接近持平。30年国债ETF、10年地方债ETF、政金债券ETF、活跃国债ETF等在8月2日盘中也创出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牛”行情仍在持续,已有超300只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超4%,其表现超出众多机构预期。当下,债基投资者更为关心的是获利止盈,还是长期持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政策密集出台
助推“债牛”
债券市场在7月初经历小幅调整后,很快又进入持续上涨态势。
“这一轮债牛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很多投资者预期。”新华基金指出,上一次较长的利率下行周期是从2014年一季度到2016年三季度,持续了11个季度;这一轮如果从2021年一季度算起已经长达15个季度。
机构普遍认为,其背后原因主要是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存款利率密集下调。7月份,央行陆续下调各类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8%下调至1.7%,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接着下调10个基点,中期借贷便利(MLF)政策利率也意外下调20个基点至2.3%,同时各大行存款利率也跟着纷纷下调。
同泰基金指出,本轮政策和存款利率密集下调,为债市带来一波利好,促使债市收益率进一步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2%。
“债券市场在量、价两个维度上均受到了利好催化,整体收益率大幅下行。”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张恒表示。
宝盈基金指出,美国CPI数据呈现超预期回落态势,标志着通胀已连续第3个月环比降温。这一趋势强化了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期,尤其是9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与此同时,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下行20个基点至4.5%,进一步反映市场对未来利率环境的预期变化。
此外,博时基金表示,近期风险资产调整显著,债券持续上涨,超长期品种上涨尤其显著。当前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尤其是超长债收益率的下行,更多地受益于风险偏好的下行,是市场“Flight to safety”(择安全而栖)的结果。
招商基金指出,8月份政府债净发行规模或将超1.3万亿元。需继续观察大行融出量和发行存单的情况,观察大行负债端压力是否缓解。与此同时,伴随美国通胀、就业等数据走弱,美股下跌,稳汇率的压力也有所下降,因此政策方面对债券构成利好。
债券型基金规模
突破10万亿元
今年以来,已有超300只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超4%,其表现远远好于往年同期表现,甚至超出很多机构预期。
债基因此成为今年最受投资者追捧的产品。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规模今年二季度增加1.27万亿元,达到10.43万亿元。受益于债券牛市和存款搬家,债券型基金规模历史首次突破10万亿元,也成为第二类站上10万亿元关口的基金类型。其中7只存量债券型基金规模二季度增长超百亿元,成立于二季度的债券型基金规模高达3477亿元。
“债牛”行情能否持续?
同泰基金认为,降息利好落地后,债市是否会利好出尽,需要看政策效力是否能带来有效的信用扩张。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信贷增长依然偏弱,社会投融资信心依然不足,后续依然需要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因而本周降息落地后债市行情依然走强。后续来看,可能出台的一些稳增长政策和短期的资金面或将给市场带来部分扰动。但总体上降息趋势仍未打破,“债牛”行情仍在持续,在市场回调时也是不错的布局机会。
“超长债因央行持续喊话,可以选择利率快速下行时小幅降低仓位,而在监管干预、长端利率阶段性调整之后,再逐步增加仓位。”招商基金表示,下半年,国内基本面趋势或将延续,机构配置压力仍较大,可考虑保持对中等期限存单的配置,发掘曲线凸点的结构性机会,并考虑在“慢涨快跌”的情况下交易超长期限国债。
“当前我们仍然对债券市场整体保持乐观,从基本面、宽信用以及货币政策几个维度来看,债券牛市的基础仍在。”张恒表示,首先,两会后政策强度一直维持在预期内水平,全年仍看不到明显的宽信用抓手,债市整体面临的基本面风险不大。其次,4、5月份地产政策集中落地,市场脉冲之后后续反响趋于平稳,当下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最后,从货币政策上来看,今年总体基调仍然是维持宽松周期,往后看大概率还有降准降息的空间,对于债券市场下行构成一定支撑。
最重要的变化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央行政策态度发生较大的转变,张恒表示,此前央行基于对利率风险的担忧,对长端、超长端收益率有一定的关口,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稳增长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的阶段性重要目标,政策宽松力度也开始加码,并超出市场预期。
博时基金指出,后续债券市场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风险偏好的进一步变化。
“短期内市场也需警惕两大主要风险。”宝盈基金提醒,一是短期利好因素可能已充分释放,市场或面临止盈压力;二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灵活度增加,可能带来市场预期的波动与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经济数据变化。
(文章来源:时报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