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力促进专利转化

2024年07月29日 | 小微 | 浏览量:66215

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力促进专利转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力促进专利转化)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7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部署了多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审查支撑,大力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完成85万件存量发明专利盘点,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了2.3万次,同比增长22.2%,总体上日趋活跃。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负责人谈到,鼓励产业界更多参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国际治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将积极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数据知识产权制度。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预期目标

申长雨介绍,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权利人为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提升到72.8%,企业创新更加活跃。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件,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国内有效注册商标量达4590.9万件,再创新高。

专利运用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同比增长22.2%,一批高价值专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场景中加速落地。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3万亿元,占GDP比重增至12.7%。

“我们搭建了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发明专利数据平台,帮助高校和科研机构准确掌握存量专利底数。”申长雨说,截至今年6月,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完成85万件存量发明专利的盘点工作,总体进度目前已经超过95%。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7个月,审查准确率达到94.2%,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审查合格率保持在97.7%,均达到相同审查制度下的国际先进水平。

国外在华有效发明专利和有效注册商标量也保持稳定增长。截至今年6月,分别达到91.9万件和213.5万件。

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审查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部署了多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强调要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等。

申长雨表示,知识产权局正在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认真研究贯彻落实的举措,拟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动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一是要围绕更好地激励创新深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积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国际合作全链条,促进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发挥综合效益。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审查支撑,大力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二是要围绕更好地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促进制度型开放。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汇集,促进更大规模利用外资,助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指导外向型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加强海外维权援助力度。

三是要围绕更好地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坚决惩处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推动知识产权与各类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流动。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坚持强化部门协同和区域协作并举,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并重,促进知识产权与国家战略、区域战略、行业战略的深度协同,实现良性互动,提供有力支撑。

在保障产业安全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竞争,鼓励产业界更多参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国际治理,健全完善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持续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相关动态信息,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海外布局,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合规管理能力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

积极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数据知识产权制度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副局长、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同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0.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21.0%。在国内创新加速的同时,国外企业也在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华的专利布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葛树表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立足知识产权职能,积极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助力数字经济做优做大做强,取得初步成效。不仅围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对象、保护主体、登记方式、权益内容、保护方式、运用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在全国17个省市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55亿元。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建立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开发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为在国家层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做好必要准备。

葛树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积极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更好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