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发文!

2024年06月22日 | 小微 | 浏览量:62900

央行最新发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21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党支部发布文章《坚定不移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下简称“文章”)。

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统筹好开放和安全,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深化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继续完善“债券通”“互换通”等安排,丰富利率汇率等衍生工具,为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开展流动性管理提供便利。探索建立将人民币债券作为离岸合格担保品的机制。二是改革完善基础性制度。优化债券市场清结算机制安排。推动完善债券市场税收安排。健全托管制度安排,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托管银行。三是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吸引力。为境外机构营造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吸引更多发行人、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券市场。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全球化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稳妥有序推进境内外基础设施、托管行之间的联通合作,推动基础设施跨境监管资质互认。四是提高金融安全保障能力。优化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与分析机制。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央行最新发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如下:

坚定不移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市场司党支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内涵,提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强化使命担当,加快推进债券市场改革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一、加强统筹规划,稳步构建投资者和发行人类型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逐步引入境外投资者和发行人,有序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的类型和投资范围。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获准在我国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泛亚基金和亚债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拉开了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序幕。2010年,我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境外央行类机构、人民币境外清算行和参加行,2016年进一步扩大至境外持牌金融机构及养老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截至2024年4月末,进入我国债券市场的境外投资者达1129家,涵盖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和商业机构。发行熊猫债的境外主体逐步扩大至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和境外非金融企业。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已位居世界第二。

二、推动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为债券市场改革开放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响应国际投资者的合理诉求,加强与全球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实现多环节全方位创新突破。2017年,“债券通”北向通推出,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债券通”实施国际通行的多级托管、名义持有等制度安排,通过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联通,使境外投资者可以在基本不改变原有交易结算制度安排与习惯的情况下,便捷高效地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此后,“债券通”南向通与“互换通”相继落地。“债券通”“互换通”自开通以来运行平稳高效,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渠道。截至2024年4月末,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持有境内债券1.1万亿元。“互换通”自开通以来,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名义本金总额约1.8万亿元。

三、不断完善债券市场制度规则,提升制度型对外开放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不断优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制度体系。制定各类境外主体在境内发行熊猫债以及投资人民币债券的统一规则。为境外机构提供更加友好的投融资环境,包括简化入市程序,优化交易结算机制安排,丰富风险对冲工具,减免税费,支持境外评级机构在境内展业,积极推动境内人民币债券成为离岸合格担保品。

四、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019—2021年,我国债券陆续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政府债券指数和富时世界国债指数,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的成熟度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也为我国债券市场引入数千亿美元的长期跟踪资金,充分表明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于我国金融业持续扩大开放和我国债券市场的信心。截至2024年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4.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末增长了248%。境外投资者已连续8个月增持我国债券,累计增持量超过8500亿元。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熊猫债累计超过8500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了280%。

五、统筹债券市场开放和安全,牢牢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风险防控能力与金融高水平开放进程的平衡,着力构建适应高水平开放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夯实风险防控基础。我国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协同不断加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统一执法、违约处置等机制,提升债券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和韧性。对“债券通”建立准入备案、集中交易、穿透式信息收集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切实防范输入性风险冲击和资金大进大出。

六、锚定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深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历史上和当今的金融强国,都具有高度开放的特征。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统筹好开放和安全,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深化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继续完善“债券通”“互换通”等安排,丰富利率汇率等衍生工具,为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开展流动性管理提供便利。探索建立将人民币债券作为离岸合格担保品的机制。二是改革完善基础性制度。优化债券市场清结算机制安排。推动完善债券市场税收安排。健全托管制度安排,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托管银行。三是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吸引力。为境外机构营造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吸引更多发行人、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券市场。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全球化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稳妥有序推进境内外基础设施、托管行之间的联通合作,推动基础设施跨境监管资质互认。四是提高金融安全保障能力。优化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与分析机制。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校对:彭其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