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通用大模型时代 机器人如何摆脱“智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记者观察】通用大模型时代 机器人如何摆脱“智障”?)
在历年的东莞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各家代表企业围绕特定主题推介完自家产品后,圆桌论坛成为“例牌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会议发起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日前再度客串起圆桌讨论环节的主持人。不同于多数圆桌主持人“照本宣科”,逐一点名嘉宾回复, 戴伟民像一位掌勺的“大厨”,配上对嘉宾简要介绍和自己的观点,再把问题精准抛给台上从事相关领域的嘉宾;也会把问题同步抛给台下的观众,邀请大家扫码填写问卷,反馈直观体验,会后再逐一统计,全程互动感拉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论坛步入了第十四个年头,圆桌讨论选取了时下最热门“机器人”主题,邀请相关从业者热议“智障”与“智能”机器人的边界,也暗暗戳中当下人们对“机器替代人”的担忧。
谈及人形机器人是否是服务机器人的必要形态时,神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袁帝文感慨近年来风向调转,业内重新重视起人形机器人,推测与大模型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公司2020年创立,当时资本市场(投资人)见到仿生概念就跑掉,觉得不靠谱。”袁帝文指出,如今很多大模型公司都很积极的和人形机器人合作,做数据采集。
在业内嘉宾看来,采用人形机器人除了使用者便于接纳与日常共情外,还有一个重要考虑是便于训练,收集数据。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庆提示了个细节,在马斯克的机器人视频里,有很多训练师戴着VR头盔做动作,让机器人模仿学习。
尽管有训练数据和大模型的加持,机器人还有很多“智障”的一面。“机器人可以做诗做曲写文章写论文,甚至拍电影,把我们人的休闲雅致的那一面都抢走了,但是帮我们干活的都做不好,倒垃圾、洗碗、刷马桶都做不了。”袁帝文称。
机器人的功能也在快速迭代和完善。今年早前就展出了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人形机器人自己叠衬衫等视频。而提升这些“微小”任务的智能化水平,嘉宾们认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堆叠算力,将“头脑上云”是不够的。
瑞芯微副总裁陈锋举出了自然界碳基生物为反例,果蝇可以飞往任何地方,但并不需要很多的参数。“大模型的本质是Predict Secret,预测下一个将会出现的事物,然后去组合和汇总所有数据。”陈峰表示,如今语言类的大模型表现惊艳,但是去做一些碳基生物的事,却执行很差。
自然界“适者生存”法则,可能同样适用于机器人。
乌镇智库的联合创始人张晓东援引计算机的从中心化到分散化部署的发展历史,指出人工智能终端算力飞跃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大模型也将向“微型化”“小型化”演进,加强端侧能力部署,将赋能机器人。
成都启英泰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何云鹏建议,机器人要摆脱智障,还需要基于应用、模型结构、特点,甚至传统的判别式AI算法,来解决特定问题,实现稳定的执行状态。
当然,几乎智能体的终极命题都逃不过“功耗”问题。随着大模型的端侧部署,机器人的感知系统也有望向低功耗方向演进。何云鹏建议,搭载不同计算类型的芯片相互协和组合,完成整体机器人的系统运行和工作。
鹏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王伟则给出了采用“光纤做机器人”的方案,即用芯片和光纤来取代传统的一捆电缆,因为光纤对于电池干扰是免疫的,而且光纤的带宽可以拓展,满足机器人从计算中心到各个关节的通讯部署。
不过,光纤的成本并不低,最终还需要看计算效果来取舍。
小米生态链研发总监张秀云表示,当前机器人的发展还是比较简单,未来必然会更复杂,趋向于多模态。这需要机器人具备灵活的信息接收接口,期待富含想象力和充满惊喜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